當前位置:首頁 > 詳細內容
中醫治療腫瘤的幾個問題
更新時間:2012-01-15
中、西醫治療腫瘤的大不不异。在,隨對中醫藥認知的增添,不少癌症病人在採用西醫作為支流治療之外,同時求診中醫服用中藥。
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传授曹克儉博士,以中醫治療腫瘤為題,解讀了此中最根本而又主要的幾個問題;並指出现在中、西醫治療腫瘤的不同。「問題」貫穿中醫「扶正祛邪」、力图改良病人糊口品質和延長病人壽命的治療。
中華醫藥版與大學中醫藥學院合辦的《杏林新語》專欄,逢每个月第2、三個礼拜一注销。
中醫治療腫瘤的現代
鍾南山院士曾説:「之前西醫是簡單地把腫瘤給殺滅了,最後發現瘤沒了,人也dead了;中醫不是间接把瘤消滅,而是提出『扶正祛邪』、『人瘤共存』,改良病人的糊口品質、延長壽命。現在整個世界對腫瘤的治療也向這方面轉變,跟中醫是有關的。」
「扶正祛邪」、「人瘤共存」代表了現代中醫治療腫瘤的。改良病人的糊口品質、延長壽命,是中醫的治療目标。
「扶正」即根據腫瘤病人的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給予調整。現代中醫研讨認為不同的腫瘤其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亦有不同,如肺癌晚期治療多強調益氣養陰;肝癌的辨治多健脾疏肝。
研讨證實扶正補虛的中藥(如人參、薏苡仁等)能够进步機體的免疫才能,能夠腫瘤及腫瘤的轉移,並延長病人的期。
「祛邪」便是針對腫瘤病人表現出不同邪的症狀,進行行氣、化痰、祛濕、活血化瘀、解毒等法。上世紀60-80年月经常使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此办法有局部获得了較為喜人的,如砒霜製劑治療白血病的胜利(即三氧化二砷治療M3型白血病)。
但實踐證明應用「以毒攻毒」办法,大局部腫瘤病人未能達到治療腫瘤及进步腫瘤病人的糊口品質與延長生命的目标。其缘由在於中醫遭到西醫殺滅腫瘤的影響,希冀用有毒的中藥殺滅腫瘤,把腫瘤的「毒性」擴大化了,而背離了中醫本身的,背離了辨證施治的中心。警示本人們中醫藥的療效是树立在中醫本人的理論基礎之上的。
腫瘤病人如何選擇中醫藥治療
手術前後中醫藥的調理
中醫藥在手術前後的綜合治療中,具有其他办法無法替换的感化。手術前的中醫藥調理,能夠讓病人有一個狀態完成手術;腫瘤手術後病人體質虛弱多表現氣血缺乏,中醫藥能夠很好地改良病人體質、促進創口癒合;同時能夠治療和改良手術後併發症。臨床表白手術後長期堅持「扶正祛邪」的中醫藥治療,能够避免腫瘤的復發與轉移。
放、化療中的中醫藥的調理
內地在腫瘤的放、化療中及放、化療後已遍及运用中藥調理。醫結合治療,近期能够減輕放、化療的毒反感化,进步病人的糊口品質;中藥合营放化療,遠期能够进步癌症病人的率,延長時間。
近期國際上有研讨證實「黃芩湯」能夠有效地改良「腸癌化療後的反感化」;本人們的研讨亦表白補腎、健脾、活血中藥能夠改良化療後的骨髓並能促進造血恢復。體現了中藥在腫瘤病人放、化療過程中有「增效解毒」的感化。
晚期穩定瘤體延長期
晚期癌症、不適合手術及放、化療的病人,能够採用單純中醫藥治療晚期癌症、不適合手術及放、化療的病人,中醫藥治療是有效的独一選擇。
臨床表白單純中醫藥治療腫瘤,能夠改良病人症狀,穩定瘤體,进步了病人的糊口品質,並延長了病人的帶瘤期。
- 上壹篇:感冒沖劑不可亂服
- 下壹篇:《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