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詳細內容 

甲流樣本增160% 疫潮次波或已殺到

更新時間:2012-01-30

醫管局聯同中醫專家公布適合香港濕熱氣候及香港人體質的預防流感中藥方。港大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曹克儉(左二)表示,吃大蒜及辣椒防流感沒有醫學根據。本報記者李見安 攝

【本報訊】(記者 李見安)引起呼吸系統毛病的3種病毒同時夾擊香港,醫管局本周的病毒分離檢測發現,甲型H1N1流感、副流感及鼻病毒的樣本,分別較上周多出160%、120%及18%,該3種病毒令到流感類的入院及求診人數大增。有外國專家直言,香港甲型H1N1流感活躍度增強,極可能已出現第2波疫潮;而在美國的第2波疫潮中,兒童死亡率高於季節性流感7倍。他稱,美國即將出現第3波疫潮,擔心挪威變種甲流病毒會成為病毒主流。
晨輝學校20師生爆副流感
 香港昨日新增兩名甲流危殆患者,分別為患有糖尿病的45歲男病人和身體健康的56歲女病人。此外,匡智屯門晨輝學校出現副流感爆發,14名學童及6名員工,上月22日至昨日期間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等類流感徵狀,目前情況穩定。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司徒永康昨於內部通訊指出,甲型流感病毒活躍度上升之餘,亦湧現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的疫潮,令入院及求診人數大增。該局病毒分離檢測發現,本周副流感的樣本較上周多出1.2倍,鼻病毒的樣本多出18%,甲型H1N1流感病毒樣本多出1.6倍。
 美國聖茱德兒童研究醫院傳染病學系病毒學家韋士伯(Robert G. Webster)表示,香港的甲流個案回升,有可能第2波疫潮已出現。根據美國第2波疫潮的經驗,發現兒童死亡率高於季節性流感7倍,他擔心美國第3波疫潮即將出現,挪威的變種甲流病毒會成主流。他分析發現,挪威的變種病毒,可入侵人類肺部深處,殺傷力較大,但暫時未見人傳人威脅,而預防疫苗及特敏福仍對變種病毒有效。
燥熱者吃蒜易誘發流感
 目前全球出現40宗抗藥性甲流病毒個案,香港大學醫學院聯同美國哈佛大學等進行數學模型分析,參與的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胡子祺指出,在流感大流行早期不應依賴單一抗病毒藥物,以減少抗藥性個案。
 此外,內地掀起大蒜及辣椒的炒風,市民相信可預防甲流。醫管局昨日聯同中醫專家,制定適合香港濕熱氣候及香港人體質的預防流感中藥方。港大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曹克儉表示,吃大蒜及辣椒防流感沒有醫學根據,體質燥熱的人士吃太多大蒜,有可能誘發流感。他說預防流感應少吃刺激食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