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詳細內容
海芋煲湯飲男子險死
更新時間:2012-01-15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中毒諮詢中心去年接獲至少四宗食用海芋中毒的求助,患者口腔、咽喉、胃部等即時被灼傷,部份人更咽喉潰爛而窒息,有急症室醫生指海芋隨處可見,誤服猶如飲用腐蝕性液體,嚴重可致命。上月一男子食海芋中毒,送院搶救後須留醫一周。 記者:張嘉雯
中毒諮詢中心上月收到一宗二十多歲男子的中毒報告,該男子在友人介紹下,到山邊掘野芋煲湯,進食湯渣時突然感到口腔灼熱,隨即咽喉、胸口、胃部感到劇痛,同時出現吞嚥困難,舌頭、咽喉及面部腫脹,需即時送往醫院。醫生以胃鏡為男子檢查,發現其食道灼傷,留院一周後始出院。
中毒諮詢中心高級醫生謝萬里稱,進食海芋(即野芋)中毒的個案頗為普遍,去年一名男子與妻子及兩名子女同時服用該草藥熬製的湯水,男子進食湯渣後出現口部黏膜腫脹,繼而吞嚥困難、氣道受阻,結果需要插喉及入住深切治療部。
謝萬里解釋,野芋屬於芋頭科,亦可稱為姑婆芋、尖尾芋或廣東狼毒,本港公園、足球場等均可發現其蹤,野芋含草酸鈣晶體,會燒傷上消化道,若咽喉被破壞,造成上呼吸道阻塞,令中毒者窒息,本港至今未有出現死亡個案。他表示,同科的植物如萬年青、半夏、三葉天南星等栽種植物亦有類似毒性。
用量最多四錢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曹克儉指海芋多產自廣東、廣西,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用前要煎起碼一個半小時減輕毒性,比平日多用一倍時間,用量最多只是四錢。他又指該藥是毒藥,可以用於治療腫瘤,但醫師絕少使用。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說,海芋屬民間驗方,臨床中醫師一般不會使用,過去曾有研究指其對鼻咽癌有一定療效,但具體機理不明,他曾聽聞不少有關中毒個案,又指即使是以手接觸,亦會感到痕癢灼熱,「要按照體質寒熱虛實開藥,唔好自己充當醫生。」
海芋在本港十分常見,毒性極高,可以灼傷人體消化道,令人窒息死亡。 (中毒諮詢中心提供)